在收获的季节里,佛坪县大河坝镇十亩地村的农田里,大豆荚果饱满,一片金黄。村民陈立财感慨地说:“这块地撂荒几年了,以前草长得比人都高,看着真心疼,今年不一样了!”
他口中的“不一样”,始于县委巡察组到来后掀起的一场“荒地唤醒”行动。巡察组在大河坝镇村走访时,注意到部分耕地杂草丛生,处于抛荒状态。问题随即书面反馈至该镇党委,要求“立行立改”,坚决整治撂荒地。
该镇党委、镇政府高度重视,镇村两级迅速响应,将整改作为政治任务紧抓在手。一场围绕“整出来、种下去、见成效、可持续”的耕地保卫战全面打响。通过政策宣传到户,自制并发放2000余份耕地保护折页,让惠农政策深入民心;创新复耕模式,针对零散地块采取“以小聚大”、土地流转、代耕代种等方式,把闲置荒地有效利用起来。在镇村干部的带动下,村民们纷纷主动下地,清杂草、平土地,播种下了大豆种子。
短短几个月,曾经杂草遮蔽的105.72亩撂荒地,涉及8个村、20多个零散地块,全部重焕新绿。如今,这片曾经的“荒田”已是“希望田”,不仅夯实了粮食安全的根基,更让农民生活有了保障。
以巡察整改为契机,以“千万工程”为引领,该镇真正把“沉睡”的土地资源变成了群众的“粮袋子”,在青山绿水间,绘出了一幅整改有力、复耕有效、丰收在望的振兴画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