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这片菜园荒着可惜,现在有了纪工委的帮忙,不仅种上了蔬菜,还能让村集体增加收入,我们的收入也能更多,真是把实事办到了心坎里!”近日,袁家庄街道东岳殿村村民王大爷看着焕发生机的共享菜园,难掩喜悦之情。这一变化,源于街道纪工委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,主动参与东岳殿村共享菜园盘活调研,以精准监督与务实建议推动民生问题解决的生动实践。
此前,东岳殿村为盘活闲置土地、丰富村民生活,规划建设了15亩共享菜园,划分地块供村民或外部人员认领种植。但因管理机制不健全、村民参与度低等问题,66块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,未能充分发挥效益。街道纪工委在日常监督走访中,从村民口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迅速将共享菜园盘活问题纳入“为民办实事”重点清单,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调研小组,联合街道农业、文旅等业务干部、村“两委”成员及村民代表,开展实地调研,全面摸清菜园闲置的症结所在。
调研过程中,纪工委工作人员采取“蹲点式”走访与“座谈式”倾听相结合的方式。深入菜园查看闲置地块现状,记录土壤条件、基础设施配备等情况,并走进村民家中,与32户村民、5名已有种植经验的农户面对面交流,详细了解大家对菜园运营的想法与顾虑。经过梳理分析,最终锁定两大核心问题:一是菜园运营模式单一,缺乏专业管理团队。日常种植、养护、采摘等工作主要依赖少数农户,村上人力不足且管理不规范。二是缺乏统一的品牌包装和营销策略,仅依靠街道、村委会发放宣传单、拍短视频宣传,不能吸引群众主动认领,周边城市居民更是对菜园的地理位置、认领政策知之甚少,导致“养在深闺无人识”。
针对这些问题,纪工委结合调研收集的一手数据,牵头召开3次专题研讨会,广泛吸纳农业技术人员、驻村工作队及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,最终提出“分区优化+技术指导+收益共享”的整改建议,为菜园盘活制定清晰路径。
在纪工委的监督推动下,东岳殿村迅速落实整改措施:针对66块闲置空地,街道及村“两委”第一时间联系村上有种植经验的农户,组建临时管护队伍,对闲置地块进行翻耕、施肥,实现“应种尽种”。结合当前季节特点,种植了四季豆、豇豆、西红柿、黄豆等应季蔬菜,让闲置土地快速焕发生机;同时,立足“四季常绿、季季有收”的目标,提前制定菜园种植规划牌,明确春季种植芹菜、菠菜,夏季培育瓜类、豆类,秋季栽种萝卜、油菜,冬季种植耐寒蔬菜的轮作方案,从制度上确保菜园全年不闲置,持续产生效益
如今,东岳殿村15亩共享菜园的闲置地块已全部“复活”,翠绿的蔬菜长势喜人。下一步,袁家庄街道纪工委将持续聚焦民生领域,以“监督+服务”双发力,一方面监督村“两委”加快完善菜园品牌包装与宣传推广方案,吸引更多外部人员认领;另一方面协助对接资源,为村民提供更多种植技术支持,推动共享菜园实现“村民增收、集体增益”的双重目标,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